0
作者 | 西西
今天,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发布!
除了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其余入选高校均披露了具体的学科名单。
那么,在这一轮「双一流」名单中,有哪些亮点呢?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入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的高校有12所,「电子科学与技术」有5所,「信息与通信工程」有6所,「控制科学与工程」有9所,「软件工程」有3所。
具体如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软件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随同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发布的还有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其中,新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
两个被撤销的学科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调整为「教育学」)与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调整为「应用经济学」)。
此外,根据名单,复旦大学是唯一一所在第二轮「双一流」中拿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不过,笔者猜测这也可能是清华、北大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尚未公布结果的原因。)
复旦是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专业最积极的高校之一。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在1965年第一块硅基数字集成电路的成功研制中拉开新篇章,而这离不开20世纪50年代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再往回溯,这一切都归功于知名的「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同时她也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奠基人、复旦大学史上唯一女校长。
图注:谢希德
谢希德于1952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便回国加入复旦大学,1958年创办半导体物理专业,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推动复旦成为中国最早研究半导体技术、培养半导体人才的高校之一,这也为复旦后来的集成电路打下了基础。
1992年,复旦获批建设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一个集成电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高能效系统芯片及其核心IP设计,开展数字、射频与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创新研究,同时进行新器件新工艺和纳米尺度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既培养了最早一批的中国集成电路人才,也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国集成电路卡脖子的大环境中,上世纪90年代,复旦押注集成电路,是最早开展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的高校之一,最早开设相关学院,以及在学科还没有成立时就试点招生。后来,集成电路在国际竞争的激烈环境中重要性突显,复旦也成为集成电路人才与成果的珍贵输出地。
2013年,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学院的前身便是1958年由谢希德教授创办的半导体物理专业。2015年5月,学院成为首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9年在全国率先试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021年,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授权点名单发布,一共18所大学入选,复旦大学不在其中。这或许是因为复旦做试点先行已经开设了博士点,有自主审核博士点的权利。
注: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包括的18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
此外,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走出来的人才也不计其数,比如华大九天的董事长刘伟平。
第二轮「上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如下: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