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褚少军 | 2014-09-16 12:03 |
根据最新的腾讯公司2014年第2季度财报数据,微信的月均活跃用户数从第1季度的3.96亿上升至第2季度的4.38亿,与WhatsApp的5亿不相上下。到达一个大的活跃用户基数量级之后,但凡微信推出一个新的功能应用都会获得极大的关注,近日推出的微信“刷卡”功能也不例外。
试水探路开始,先观察再谋划
微信在其“钱包”一栏中中新加入了一项“刷卡”功能,新功能的微信并没有以官方公告的形式对外公布,对新功能的“呵护备至”显而易见。
根据扮演着腾讯半官方角色的腾讯科技的发文,首批支持微信刷卡功能的商铺包括DQ冰雪皇后、国大药房、天虹、壹加壹、卜蜂莲花(华南)、好邻居、爱婴室、民生百货、国大365等9家连锁商店享受刷卡服务。其中卜蜂莲花还特别备注了“华南”,由此可以推断,微信刷卡功能尚在探路阶段,后续走向并未明朗。
或许将通过初期试点的9家连锁商店(实际上可能远大于9家,公示的是保守数据或者代表性企业),来实现用户体验,商户端以及各方的反应,后续再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伺机铺开。
尚存政策风险,且看监管反应
今年3月,央行出于安全考虑叫停了扫描二维码支付,基于此业务的微信POS机项目受到波及,处于暂停状态。而此次微信新增的“刷卡”功能可以称作是“出示二维码”支付。相比扫码支付,微信“刷卡”提供的二维码是动态的,每分钟更新一次,安全性上有所提升。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创新的方式实现了在“二维码支付”领域的创新,重点不在“扫描”,而巧妙的变成了“出示”。加之据传央行有可能近期在二维码支付业务上的政策有所松动,微信“刷卡”或许就是松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
但往往扼杀创新的并不是创新本身,而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扑而使得监管部门出台监管政策,将创新扼杀于摇篮。可能正是因为尚存政策风险,得看监管反应,微信官方对此项新功能不得不三缄其口,低调试运行。
朝着O2O和大数据前进
微信“刷卡”功能,除了移动支付本身,对于微信和腾讯来说,意在线下布局,将O2O真正打通。线上部分腾讯接着自己入局的京东、58同城、大众点评等等企业,在加之微信自己来试水的微信电商,使得线上部分的应用场景得以丰富。目前唯有加强同线下实体渠道的合作或者整合,弥补线下渠道的不足,才能正真实现O2O的闭环和均衡,也才能增加更多的支付应用场景,进一步撬动支付宝的份额。
微信“刷卡”的打通,必将可以收集和记录用户在线下的购买支付行为,收集用户线下使用习惯,进而和大数据集结,实现以支付为依托的CRM管理。用户管理、活动促销、商品采购、CRM体系等将可以有效的结合,未来商场出现微信“刷卡”专区,甚至微信“刷卡”结算专用通道或许都将不足为奇。
利用社交,线上的数据优势,结合线下实体渠道的数据整合,消费的大数据分析就将进一步奠定基础。
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Apple Pay等合力助推移动支付
除了微信“刷卡”公布的大型9家连锁店外(实际上微信“刷卡”的合作商家应该不只9家,只是官方尚待择机公布),作为先行者的支付宝已经可以在银泰,连锁便利店7-11便利店等支持线下支付。
前不久,苹果宣传推出的Apple Pay,支持的商家包括麦当劳、赛百味、迪斯尼、耐克、全食、星巴克等,甚至以及互联网服务Groupon、Uber都支持。
尽管形式有所不不同,但随着体量巨大的三家公司的入局和主推,加上国内先前入局的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布局和投入,合力助推,将更有可能撼动银行体系、银联体系的阻挠,移动支付的春天将可期待。
未来金融的布局,瞄准“社交银行”
2013年11月,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三马”论战上海滩时,在谈到自己的企业对金融的进一步布局时,马化腾表示互联网金融一部分有颠覆性,一部分可以改良顺理成章、过渡成功。同时也强调腾讯希望找到更多的传统行业的合作伙伴。
同月在腾讯公司举行的“腾讯WE大会”上,马化腾发表了主题为《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的主旨演讲,演讲中再次明确,其赞同马明哲提出的观点“未来五到十年现金和信用卡会消失一半,未来十到二十年,银行或者大部分银行的营业点的前台会消失,后台也消失,只保留中台,就是服务。服务的核心是中台,因为前后都可以外包出去。”
同时在讲到数据的价值时,马化腾提了一个有意思的畅想:“对于一个用户的信用能产生什么影响?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设想,比如,我们不知道某个用户,但可不可以做一个算法,根据他的朋友的信用来算出他的信用?大家知道搜索引擎有一个算法是“Page Rank”,根据每一个页面的调度指向来算出此页面的值,可以影响到它的排序。我们想象,人的社交属性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信用排序和算法迭代的思路呢?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品排名”,拼人品就出来了。你交的朋友人品比较好,你的“人品排名”就高。如果你的人品不好,你的朋友就不会跟你交友。这是我们的设想,是一个前瞻性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成绩。”
数据成为资源,利用数据算出用户的信用,甚至进而得出人品排名,社交+数据+金融的结合才是未来腾讯的野心。那时,若是银行的营业网点和后台消失,腾讯很可能就会成为最大的银家(比如“社交银行”体系)。即便银行的营业网点和后台不消失,腾讯也能在大金融体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微信“刷卡”只是一次试水,只是一个出发,腾讯还有更大的理想。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