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布蓝德瑞 | 2014-11-03 17:34 |
2007年苹果iPhone发布,引发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大变革,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智能生活,并将一票手机老牌大厂碾压的伤痕累累,半身不遂。
之后谷歌适时发布的Android一直跟随iOS的脚步,也逐渐进化的有模有样了。被苹果打的满地找牙的众多手机厂家也算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加入了Android的阵营, 最终形成了iOS与Android相互对抗,共同进化的局势。
不远处有点落寞的微软看着眼红。在2007年之前,微软可以自视为智能终端的行业老大,WM手机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也是春风得意。但WM智能手机那不到3英寸的屏幕(当时已算是巨屏)和复杂的操作界面,都让消费者感受到了“高端智能手机”的高冷范,智能手机市场也一直不温不火,大家伙都拿着NOKIA砸核桃砸的不亦乐乎。
本来大家都以为智能手机就这样了,直到iPhone的出现。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如果有人再提起微软的WM,也许就有拿着iPhone 6的小朋友一脸迷茫的问你:“神马东西?好吃嘛~”
微软已经输掉了智能手机,这个结果谁都看的出来。但在个人电脑领域,从市场占有率和出货量来看,现在依然是霸主,只是局势再一次朝着微软不愿意的方向倾斜,因为苹果又拿出了iPad。第一代iPad继承了在iPhone上累积的丰富的用户需求经验,也建立了非常好的用户口碑。至那以后,人们突然发现,桌面电脑、甚至笔记本、超极本,都变得不那么必须,一台轻薄的iPad也能帮助用户完成上网、聊天、浏览最新的资讯、追最新的美剧韩剧。如果是轻度的游戏玩家,还很容易在iPad上玩到各种有趣、又不需要太费脑经被虐到七荤八素的游戏。即使是商业用户,也可以非常便利的收发邮件、拟定工作计划、浏览与展示工作资料。iPad用起来和它看起来一样轻松美好,更要命的是,它有一个大大的苹果LOGO,价格却相当便宜。
很自然的,在iPad持续火爆的时代,全球PC销量增幅开始变缓,市场需求日趋疲软。微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也开始变得岌岌可危。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微软当然不会坐视不理,Surface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身负大任降临人间。
最初微软的定位是依靠Surface RT(采用特殊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支持微软的PC或手机应用软件)提供给用户一个与iPad同样便宜,而且轻量化的平板电脑。依靠Surface Pro进一步巩固PC阵地,并主打全面功能。既照顾到用户在PC上的使用需求,也能拥有平板的全部优势。
微软的想法很好,只是用户不认可。笔者自己也购入了一台Surface RT,使用后发现,作为平板电脑,Surface RT基本够用,除了应用软件太少外,当一台“上网电脑”完全没问题。而且微软很厚道的将自家的利润大户Office免费给了Surface用户,这点也让我相当满意。但是应用支持太少,且迟迟丰富不起来的现实,却将Surface RT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在iPad发展的这几年,iOS应用生态圈已经日趋完美。用户实在是想不到一个理由,在同样价格的基础上不选择iPad而去买Surface RT。微软最终没能改变这一局面,RT系列在经历了一、二代之后,在今年的三代Surface发布中终于消失不见了。
时间终于到了2014年,在这一年,微软和苹果公司都在平板电脑领域拿出了自己最强的产品,且相较之前发布的产品,拥有相当大的进化(也许有人会觉得今年的iPad Air2和Surface 3都没啥新意,且看我后面分析)。从两家公司的最新产品上,笔者也感觉到了未来平板乃至于电脑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谈最新的Surface 3。前两代的产品,从市场反馈和销量预期上来看,是不成功的。RT跌价大甩卖,Pro销量平平,笔者身边也几乎未见有人用过。Surface 3最大的进化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屏幕由原来的10英寸16比9屏幕,升级到了12英寸3比2。这个改动,从硬件升级上说的确简单,但是由此带来的意义不一般。微软终于彻底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拿Surface与iPad贴身对抗,是完全没胜算的,所以更像iPad 的RT系列就被彻底砍掉了。
Surface 3屏幕变大了,显然便携性会受到影响,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它的“多任务操作性”变的非常好。在一、二代上的分屏操作方式被继承袭来,配合上Windows 8系统平台与强大的硬件组合,极大的保障了多任务的优势。市场反馈上也能看到变化,很多人不再一脸鄙夷的态度去看Surface,更多积极正面的观点开始流传。Surface 3 在屏幕上的进化,将其最大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了。
我们再来看最新的iPad Air 2(iPad mini 3不提也罢,毫无诚意,在iPhone 6 Plus的光芒下已然失色)。它的最大劣势,从iPad初代就广为诟病的,就是刚才分析的Surface 3的优势“多任务操作”。苹果无视这个缺点这么多年,到现在,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苹果决定一条路走到黑了?非也!iPad Air 2的最新升级,恰恰证明,苹果已经做出了动作,在这个问题上,苹果自有自己的解决思路。
这个思路是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审视一下,iPad Air 2到底升级了什么。官方发布会上重点提到了厚度,这个只算苹果一贯的腔调,讲工艺,显格调。从第三方的拆解和测评才看到苹果真正的重头戏,那就是“硬件升级”。不是一点点的,像以往那种硬件迭代式的升级,否则iPad Air 2完全可以按照iPhone 6的硬件来。iPad Air 2性能提升是巨大的,与同年iPhone相比,CPU由双核加到了三核,性能提升了50%,GPU性能翻倍,内存更是历史性的突破,苹果坚持了三代的1G内存,在iPad Air 2上也翻倍了,达到2G。看到这个结果,不少媒体都在惊呼“性能提升不止一点点”、“苹果用力过猛了”。
按照苹果一贯的产品更新方式,这会不会是弄错了,不小心把下一代产品提前拿出拿出来了呢?当然不可能。到这里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了,苹果到底想干嘛。
之前在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大学生上学“苹果三件套”的故事。大家很清楚,这三件套分别是iPhone、iPad,以及MacBook。我们且不谈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现象,只谈需求,为什么是三件套?而不是两件套,四件套。
一个典型用户的使用环境,手机是必需品,这个没有疑问,在有关未来生活的想象中,手机更是人与外界沟通的关键一环。然后是iPad,当我们在路上、在办公室、在教室、在客厅的沙发、在卧室的床上时,一台屏幕够大、操作便利、应用丰富的设备,是我们无法拒绝的。那MacBook这样的笔记本,也入选了。我们就要想一想,iPad能做的足够多了,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一台笔记本?
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区别是-“多任务操作性”。虽然苹果用iPad想教会大家认可一件事情,“人一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就好”,但是大家纷纷表示脑袋太闲,人生太虚度,我就想一边聊天一边上网同时还一边追着美剧。这些iPad显然还做不到,或者是苹果现在还不想让iPad做到。
我们再从战略上来看。微软当前亟需的是维护自己在PC市场的地位,但因为iPad的侵蚀,传统PC已经不再是用户的必需品。所以微软需要创造出能让用户更感兴趣,更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加上微软的传统优势,它的进化之路,必然是从PC开始的。所以微软从Windows 8开始加入传统界面和Metro界面双操作模式,从平台上解决了“合二为一”的问题。再从硬件着手,推出Surface 3,软硬结合,让用户在手机之外,只需拥有一台Surface便能解决日常需求。
所以Surface 3 横空出世,带着12英寸的“巨屏”昭告世人,“Yes,I Do!”。
这是一步深思熟路的好棋,目标直指iPad的最大软肋,从这一刻起,Surface终于有了可以一统平板电脑与PC电脑的实力,这完全不同于那些简单粗暴的加上触屏的传统笔记本(我想苹果也有此觉悟,所以即使自己触屏技术极牛X,也还未推出触屏的Mac电脑)。让用户看到了更轻便的未来,那就是 “平板”和“笔记本”合二为一的年代,真正开始了。
在iPad Air 2布局上的苹果,笔者也发现了相同的,欲将平板与笔记本合二为一的趋势。为什么这么说?最重要的证据就是iPad Air 2在硬件上“不可思议”的升级。试想一下,iPhone 6与6 Plus的硬件性能已经称得上是当下顶级的。这样的硬件放在iPad上优势也能够胜任当前所有iOS 应用,与Android阵营的平板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笔者认为苹果在iPad Air 2使用更加强大硬件,这是苹果要拿iPad与传统笔记本正面交锋的直接证据。更强大的硬件,可以让开发者创造出更强大的iPad应用,当可以比肩电脑软件功能(功能强大不意味着操作就复杂)的iPad应用出现后,那些认为iOS上面都是简化、弱化版软件的旧印象,也将烟消云散。特别是内存由1G升到2G,其目的就是推动在大屏幕设备上实现多任务。我相信,下一步,更大尺寸的iPad的就会到来,到时候,微软与苹果会“联手”发起一场“剿灭”电脑的战争,让传统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剔除大众消费品之列,成为专业用户的专业设备。可以预言,两年之内,流行的“三件套”就会变成“两件套”了。至于有些人担心的在触屏设备上输入效率的问题,现阶段一个便携式蓝牙键盘即可解决。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拥有触碰反馈屏幕的出现。
再想远一点,如果手机性能可以比肩专业电脑,而且不需要实体屏幕就能显像和操作的话,我们就只需要一个设备了。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