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本文作者: 王星 | 2014-09-12 07:08 |
说起机器人,你或许会想到美国电影里那些庞然大物。能打造出那些吸引亿万观众的机器人影片,除了得益于强大的电影产业,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硅谷,Google、英特尔等科技巨头都在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研发力量,还有大量机器人创业公司坐落于此。在科技公司之外,美国还有着发达的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俱乐部在美国的中学里十分普及,FRC高中机器人竞赛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校园机器人竞赛之一。
近日,硅谷创业团队RoboTerra(萝卜太辣教育科技)接受了雷锋网的专访,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竞赛。RoboTerra致力于将美国的机器人教育带回国内,并为此开发了模块化的机器人和适合中国学生的机器人课程体系,目前已与美国和中国的多所知名学校达成合作,并获得了风投机构PAN & TI Holdings的投资。
RoboTerra三位创始人的从业背景均与机器人和教育相关。张尧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教育市场方向,长期关注科学教育,此前曾创立过一家教育公司。周圆同样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拥有计算机背景的她今年曾担任FTC机器人竞赛纽约州州赛的评委。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隋少龙在国内上高中时便参与过机器人竞赛,拥有苹果和特斯拉工作的工作经历。
以下内容根据张尧、周圆和隋少龙的口述整理:
从家庭起步的机器人教育
美国的机器人教育起步非常早。在硅谷,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触各种传感器,而很多六七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编程,能写程序控制机器人了。当然这和家长的背景也有关系——很多家长本身就是工程师。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出现,也会促使家长对机器人教育更加重视。
美国家长会让孩子随便玩、随便拆。比如一个遥控车,很多中国的家长只会让孩子用遥控器操控它,但美国的家长会希望孩子把它拆了,然后再把它拼起来。所以很多有孩子的美国家庭的房子都很乱。
到了中学,学校里会有机器人俱乐部。这边非常优秀的高中里最优秀的学生每天下午都会花三到四个小时在机器人实验室里面准备机器人竞赛。大家是作为一个团队,可能会有三四十个人一起,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编程或者做机器人:有的人是在做机器人功能设计,有的人在做电子电路,有的人在编程,还有的人擅长跟人打交道,就会负责整体团队的管理。他们还会请校外的工程师来做导师。
大Party一样的机器人竞赛
在全美高中开展的FRC机器人竞赛是美国最著名的机器人竞赛之一。相比国内很多竞赛就只是竞赛、功利性太强,FRC不只是跟机器人相关,它是把有各种才能的学生汇集到一个团队中,一起来做产品。最后的产品是一个大的竞赛型机器人,但这个过程中,他们各种各样的才会都能施展。FRC就像NBA篮球赛一样,ESPN会做报道,每年的区赛和全国赛会全程直播;每个队都有自己的队服、队徽。它的热烈、精彩程度、现场的对抗激烈程度都很高,其实就是一个大Party。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给机器人竞赛提供了很多的支持。
在评判标准方面,美国的机器人竞赛也很特别。一般的比赛看的是最后的成绩:一个机器人是不是打败了所有的机器人成为第一名,或者它的总积分是不是最高;这个确实是一个场上对抗的结果,FRC也会根据这个结果评出一个奖,但这个奖在所有奖项中可以说是最不被大家看重的。
针对参赛团队的深度访谈是评判的关键环节。每次我们会请一个队派几个学生到一个小房间,和评委面对面聊,聊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整个队伍的团队合作对它的社区、甚至对更广的范围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是否在做这个机器人的过程中启发了更小的孩子,让他们产生兴趣。我们还会问他们拜访了几家大公司、和多少工程师聊过天、是否有更多新的点子,并且会看他们跟评委聊天时是否自信,他们是否遇到困难,遇到困难解决了还是没解决,没解决又是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的。这些是评判整个队伍的核心标准。
这个评判并不是量化的。一般是三个评委跟一个队面对面聊天,每个评委都会做记录,最后会有两轮很大规模的讨论,大家都会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因为有很多队参赛,大家需要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最终选出适合每个奖项的队伍,而且每个奖项会有两支队伍获奖。
国内的竞赛和美国的竞赛最大的不同在于大环境。国内就是要量化的结果,而美国这边由于竞赛的评判标准不同,导致每个参赛队伍的努力方向是不同的,可能会受到大学、大公司的影响。有个学生非常明确地说:“要不是因为我参加了机器人俱乐部、参加了机器人竞赛,没有大学会要我;正是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太多我适合做这些事情的能力,于是我进入了北卡大学的机械工程系,我现在非常喜欢我做的事情。”
为什么要把美国机器人教育带回中国?
当然,美国的机器人比赛不只有FRC,一些大学课的程结束后也会有自己的机器人竞赛。比如斯坦福大学有一门智能产品设计的课程,和国内搭积木式的机器人教学不同,这门课会叫你怎么设计一个机器人,而不只是怎么撘一个机器人,例如它会从模块的层面告诉你为什么这个传感器能工作,它到底是什么原理。
这个课程结束之后就会有个比赛,大家用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机器人参加比赛,它会成为你将来找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敲门砖。这个比赛会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过来参加,他们在比赛过程中就会看出你有哪些方面的技能,你的产品稍微再改进一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等等。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个比赛将产品直接拿出去创业,旧金山有很多创业公司都是这个课程的校友。
相比之下,国内的教育就是为了竞赛去教育的,很多学校只买一套很昂贵的设备,只有几个人做得非常牛,老师也只培养那么几个人,最后比赛也就那么几个人上,拿了奖是学校的荣誉。但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健康发展模式。所以,我们想做的就是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的教学体系的方式,将美国的机器人教育和机器人竞赛带回中国。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