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宗仁 | 2014-06-05 17:55 |
OBD 的中文翻译为“车载诊断系统”,是汽车里面不多见的可以和计算机联系起来的东西,所以车联网这个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就把它视为打开车联网大门的 “金钥匙” 之一,那OBD的现状如何,是不是真的是打开车联网大门的 “金钥匙”,来看看速钛汽车Carl的说法。
“读研时在中汽研实习,毕业后来到某汽搞研发,现在出来自己干了,做OBD快有两年,现在正在向车联网转型 ” 这是Carl的开场白,了解了他的基本从业经历后,我问Carl为什么要转型。
他很爽朗地表示,“OBD以前的需求不是刚性的,主要集中在故障诊断、车况信息显示、驾驶行为分析以及一些如自动升窗等属于边缘类的功能,用户对这些功能并不感冒。但现在借助车联网的概念,可以利用OBD配合一些其它模块来满足一些特殊市场的刚性需求,比如公车管理、自动升窗等……”
“呵呵,比如响应习大号召,防止政府和企业公车私用、多报油费这类;线下的汽车服务商通过这个入口获取到车主用户信息,第一时间进店保养维修;还有一个就是通过OBD终端将o2o入口打开了,用户能够获取到一些o2o商家提供的优质服务”。
在笔者看来,后者这个是C端的需求,也是OBD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要是依托大公司的介入,比如腾讯路宝盒子这样的东西把市场撬开了,其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因为020服务一直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极力想扩展的东西。
从用户角度来说
1)OBD的缺点就是数据比较基础,拿来很多人不知道能干嘛,连油耗算的也不是很准,所以我们有时会另外做一套油耗计算方法,相对准些。
2)基于上面一点,这些数据于用户本身并不是非要它不可,不是刚需,所以就难推广。
从OBD厂家角度来说
1)通过OBD标准协议拿到的有价值数据极少,导致做的东西粘性不强(市面上的OBD,都是标准OBD,读取的是五大协议的基本功能--但这些数据对用户来说用处不大,以其中的OBDII规范为例,ISO15031,08年以后生产的车都要满足的,从这里可以读到车的基本信息,转速车速水温进气压力和故障码等等,这个协议所有车都是统一的)
2)而去获取车企内部协议,虽然可以实现一些更有用处的功能(自动升窗、自动落锁、远程启动、车辆功能设置等),但这种产品开发方式还存在法律风险。
3)基于上面两点,OBD产品的C需求不强烈,导致一些公司不得不瞄准一些特殊市场而不是大众市场。
另拿自己来说,我自个车上也不会去装纯粹的OBD产品,感觉不是太需要。除非以后通过OBD终端将o2o的入口打开了,用户能获取到一些商家提供的o2o免费服务,这样用户才会追着这个产品跑。
最后,智驾工作室对OBD话题的探讨就此开始,更多OBD话题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
相关:
【智驾】 smartrides, 车联网最新资讯、最新访谈、最新评测尽在智驾。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