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专题 正文
发私信给小编也疯狂
发送

1

微信电话本是作死还是颠覆?

本文作者: 小编也疯狂 2014-11-12 18:53
导语:腾讯微微一笑,“我只是用你们血拼的时间发布了一个新版本而已……”

微信电话本是作死还是颠覆?

关于微信电话本,有条评论很有趣:腾讯微微一笑,“我只是用你们血拼的时间发布了一个新版本而已……”。但就笔者看来,也许并非仅仅是一个新版本这么简单,小马哥在这个版本中祭出了大杀器——免费通话。在微信电话本中,用户只需绑定手机号码和微信好友,即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实现好友间的免费通话,甚至包括2G网络。一石激起千层浪,朋友圈几乎被刷屏,大家最关心就是小马哥这是要干啥?

敢动运营商的奶酪,作死?

微信电话本推出的免费通话功能,对运营商传统话音业务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当然,腾讯在这方面也是有所准备。首先微信电话本并没有内置到微信之中,而是作为一个独立APP推出,这应该是腾讯试探市场反应规避风险的一个策略。但微信电话本的二级域名:dianhua.qq.com还是多少暴露了腾讯的野心,腾讯并不是要做“电话本”而是要做“电话”!

国内电信运营商的营收主要还是来自语音通话、短信、流量、增值服务,尽管随着数据服务的快速增长,流量将逐步替代语音通话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语音通话业务仍然是电信运营商的营收大户。在2013年,电信运营商的语音通话业务营收为5381亿元占比达到46%,这是运营商的最后一块奶酪。之前腾讯微信已经拿走了运营商短彩信业务的奶酪,逼迫的运营商要在今年推出免费短信,如今腾讯又推出“免费通话”,染指电信运营商的最后一块奶酪。与此同时,为了应对移动通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3G/4G网络和发展智能终端,以中移动为例,为建设TD-LTE网络2013年的投资就需要增加400多亿元。一旦电信运营商最大的语音通话奶酪被侵食,换做是谁都会急眼的!说腾讯和运营商抢食,这是作死的节奏实不为过,毕竟从运营商的层面要对付腾讯手段还是很多的。

颠覆传统通话业务,腾讯也是被逼的?

“我认为,这就是融合通信的大势所趋。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公司,都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今天不是腾讯,明天就是其他公司颠覆传统,甚至,运营商已经开始了自我革命。”对于微信电话本开通免费通话功能一事,环信CEO刘俊彦如此评价。

正如刘俊彦所言,在业界不仅腾讯一家在布局VoIP通话业务,市面上的“免费通话”APP已屡见不鲜。最近风头正盛的微话,正以每天新增几十万注册用户的速度成长;在语音通话领域有深厚积累的YY也推出了网络电话,如果腾讯此时再不出手,在移动社交上的霸主地位将会岌岌可危。鉴于微信的用户基数过大,如果直接在微信上推出免费通话业务,必将触动电信运营商的利益,为了照顾电信运营商的情绪,又要提前布局VoIP通话业务,腾讯借道独立APP推出免费通话业务也是被逼的!

免费通话背后的新通讯入口之争

免费电话只是幌子,争的还是背后的新通讯入口。传统的电信业务,如电话、短信本来就是一个在逐年萎缩的市场,衰落是大趋势,新通话、新短信业务的兴起之势头越来越明显。随着3G、4G网络的成熟,基于端与端的通讯将会迎来一次变革,依附于网络流量的语音、视频、富媒体短信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通讯模式。而在这场变革中,真正的较量就在于谁能占据终端新模式通讯的入口。我们设想一个场景,如果微信电话本用户规模足够庞大,大家拨打电话和收发短信不再依附于手机内置的通讯录,而是使用微信电话本会带来什么后果?SIM体系将会被淘汰,网络ID将是通讯中唯一的身份,虚拟运营商会真正的崛起,传统的电信运营商会被挤压到幕后仅仅提供网络流量支持……

新通讯入口的意义有多大?未来谁占据了新通讯的入口,谁才真正称得上虚拟运营商,在未来产业链上才有更多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甚至占据产业链顶端。可以预见的是,微信电话本的推出将引发新一波腾讯和运营商之间的PK,入口大战也将随即开启。微信、微话、YY等,甚至包括小米、阿里也必将相继加入,利益总需要竞争来平衡,而合作才是未来。

作者:“小编也疯狂”微信公众号ID:xiaobianyefengkuang 微博:@小编也疯狂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专栏作者

事件爆料、分析、评论。作者微信公众账号为:xiaobianyefengkuang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