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文作者: 科学的fan | 2015-01-06 10:52 |
低头族用顽强的斗志赢得了世界更多的关注。近日,有报道称,广州有望继深圳、上海后,成为大陆第三个在地铁中开放免费WiFi的城市。各位,有没有感受到全方位的WiFi铺面而来的浓浓气息?
2014年,移动互联大潮波澜壮阔,实现全移动网络环境被放诸于空前重要的位置。而说到移动网络,总会不自禁地想到WiFi。关于WiFi的重要性,有人曾如此形容:新版的马斯洛需要层次,WiFi甚至被置于生理需求的下方!回到生意场上,火爆的O2O推波助澜,支付宝、腾讯、传统运营商、名字有些洋气的国内WiFi服务商迈外迪纷纷杀到,想做个安静上网的美男子,怕是没可能了!
仅在交通出行方面,公交、火车、地铁,甚至是飞机,只要是还能抽出身来上网的,无一例外地成为商用WiFi的true love(智能自行车想必是要让骑车的人也能上网)。
固定的线路、相对固定的人群,有规律、高频次,封闭场景里大量的可打发时间,地铁处于待挖掘的WiFi市场金字塔顶端。2013年国务院取消了地铁的核准限制,地铁建设由市长“说了算”,地铁建设进入新的高潮,根据曾经的中国北车文件披露,2015年内地城市的地铁里程将达3000公里,而目前已签约的地铁WiFi运营达2100公里。考虑到现实中真正开通WiFi仅限于上海和深圳部分线路的情况,未来几年将会是资本快速流入地铁WiFi市场的黄金时代。
那既然谁都看得见这块诱人的大蛋糕,进展为何却是步履蹒跚?这就不得不说说地铁WiFi的拦路虎。
1.技术的天花板。想必谁都有过糟糕的地铁网络体验,而曾经的“WiFi逼停地铁”却又增加了公众关于地铁WiFi的集体恐慌,解决地铁上网问题?先保证了安全再扯。
不同于地面,地铁里要实现WiFi,网络不对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产生干扰是头等大事。此外,在急速飞驰、复杂的地下环境下,要保证信号够稳定、带宽够强大,尤其是潮汐明显的需求,尚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如香港、伦敦、东京的地铁WiFi覆盖,索性只限于站台范围。
另一个羞答答的问题是:国内约有80%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采用的是CBTC系统,而其中绝大部分采用的2.4GHz频段却是无线网络接入的公共频段,且“该频段内无线电之间产生干扰,原则上不受保护,应自行解决或协商解决”。频段固然是稀缺资源,而地铁信号系统的开源与WiFi覆盖存在的内在隐患桎梏,谁敢迈得开步?
2.商业模式的摸索征途。即便是南方银谷、华为再三强调已解决信号干扰、高速运行和人群密集下的网络覆盖问题,但是其背后是巨大的投入问题。南方银谷所谓的干扰控制仰仗于从芯片端需定制的特殊设备,广州10条地铁的前期投入为2亿元,同时据估算,一年的宽带费用也将是千万级。从全球的经验来看,除香港地铁外,其他都是亏钱,地铁WiFi布局并不是件好差事。
尚不论地铁WiFi的开源性带来的信息泄露隐患,仅就花大价钱架设地铁WiFi,可要怎么和伙伴们一起赚钱呢?从用户黏性和数据全面的角度来讲,地铁WiFi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数据收集途径,也是目前WiFi产品最大商用价值—广告效应转化的理想场所。基于此,地铁提供商看上去具备了很强的WiFi应用收费的议价能力。
而实际上,暂不论深度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求,谁都清楚,针对海量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商业价值,关键在于数据的积累,没有3、5年的积累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大数据。而要扩大数据量,针对地铁WiFi高需求价格弹性的特性,就必须以免费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刺激引导,但用户网络行为发生越多,不仅引发更大的带宽压力,更会直接带来运营成本的攀升。更进一步,将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进行变现,如何延伸地铁单一应用场景下的数据收集,从而能一站式地给商家提供大数据的综合服务?
这就是马云所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的矛盾境况,但如何熬过商业模式未成熟前的破晓暗夜,则不是件轻松的事。
说了这么多,再插播一条关于中国的实情,不是苦逼的庞大群体的潮汐通勤带来的网络服务难以淡定,而是地铁WiFi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和地铁的传统广告模式间的龃龉:地铁WiFi的兴起短时间内很可能不会带来新的业务,但却会对地铁传统的广告业务产生巨大冲击。
征程不易,且行且珍惜!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