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Heather | 2014-12-09 10:04 |
亚马逊CEO Jeff Bezos近日在BI Ignition大会上开腔谈起失败之道,颇为有趣。
“想要劝别人下大赌注难于登天,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运气。人不能预知还没发生的事情,也不会提前知道赌注能否成功。失败是难免的,但只要有那么几次成功的, 就能弥补失败的损失了。不能拥抱失败的公司不是好公司,越失败就越绝望,最终只能落得个孤注一掷的下场。我也不会相信一个孤注一掷的公司在绝望之时所下的最后赌注。”
而上个月,苹果高级设计师Jony Ive在为设计博物馆做的演讲中也提到了“失败”。
“我想说,面对失败的首要态度是学着怎么失败,要有把已经做好的东西付之一炬的心理准备,就算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也必须有及时止损的勇气。就算花了钱, 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也得及时喊停。我很庆幸能和这么多愿意‘喊停’的人工作,大家也不会讨论钱的事儿。好吧也许只是不当着我的面谈钱。”
这两个人都提到要“接受失败”,就常人而言,只要是失败,多少总有认输的一天吧。真正有趣的是这两个人选择接受失败的时机。对Jony和Apple来说,失败是见不得人的,要关起门来慢慢消化。对亚马逊来说,当众失败并不丢脸,甚至值得鼓励。苹果在决策中会冒更大的险,因而会希望失败最小化;而亚马逊恰恰相反,它决策的冒险程度较低,失败的损失相对较小,也更容易接受失败。
说起亚马逊的成功与失败,就要提到硬件。Kindle找准了位置,大获成功,但这一后来者类似iPad,也就不再让人叫好连连。其他的亚马逊硬件产品都反应平平。在亚马逊看来,Fire Phone的失败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为之鼓掌叫好,因为一旦从失败中学到了教训,以后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至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信不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套,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过去十年里,苹果鲜有失败作品,能勉强说得上“失败”的,大约只有iPod的高保真音响系统吧。所有的瑕疵都在后续产品里得到改进,所有的失败都被扼杀在Jony的设计实验室里,大家很难看到苹果的失败,公众的期待随之水涨船高。
品牌价值始于消费者,公众的观点和参与对其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似乎消费者更愿意只见成功,不见失败,亚马逊的那套“失败是成功之母”理论,想要消费者买账,恐怕很难。
via bi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