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本文作者: 白腾飞 | 2014-10-09 18:21 |
“移动医疗行业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所以现在人人都在争做移动医疗。我觉得,要想在移动医疗掘金,首先要明白移动医疗的任务、对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跟曹阳博士聊了两个多小时,笔者感觉就像是听了一场关于移动医疗的行业报告。曹博士认为,移动医疗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单单把医疗设备无线化、移动化,而是要使医患关系从病人感到身子不舒服而“求医”看病,转变为“医生管人群”。
也就是说,移动医疗真正的任务是,把个人健康从临危救治转向防治结合,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医院)院墙外面的广大人群。曹阳博士提出的是“随身移动健康管理”的概念,即随时随地随动的闭环式健康管理,通过便捷而可穿戴的医疗设备进行个人健康数据监测,由临床专家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例如,医生会跟你约时间到医院做检查,而不是等到你生病之后再着急忙慌地去医院求医生治疗。
曹阳博士之前一直在美国学习工作,2007年回国创业,成立了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他本科的专业是临床医学,研究专业是统计信号分析,擅长基于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诊断学的统计信号分析与大数据趋势分析算法,目前主要做随身心脏监护和健康管理。迪美泰提供有随身心脏监护设备并与医学专家共同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曹博士介绍道,目前国内的医疗现状是医院很忙、医护人员压力很大,而疾病突发往往是急诊,耽误不得。医院本来有自己日常有序的工作,而一些突发疾病匆匆进来,必须要安排最高优先级的程序,医院又不知道病人的情况,各项指标还得重新检测一遍,导致成本很高。“尤其是心脏病,北京市2013年的统计资料说,72.6%的心脏病人的死亡发生医院外”。
移动医疗可以让病人在家里就能够进行健康管理。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检测设备收集身体数据,然后通过分析处理,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类终身疾病,可根据大量的数据预测病情,及时处理就可以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老百姓可以避免“再闯鬼门关”。其次,也可以大大降低治疗费用,平常只要花很小的钱进行看护管理就可以。另外,也不用非到危急关头塞在医院里面,而会变成医生提醒你,什么时间该检查身体了,医生在哪所医院等着你过来。
迪美泰主要做的是针对慢性疾病的随身监护和健康管理,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终端检测设备、随身健康心脏管理平台以及专属的服务中心。曹博士表示,现在一些顶级的医学专家也逐渐意识到“心脏病需要治疗更需要预防”,因而也非常愿意一起合作搭建服务平台。
他们提出了心脏病的四级防护方案,分别针对亚健康人群、疑似心脏病人群、心脏病患者以及康复的心脏病患者,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运动康复治疗是治疗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系数又很高,必须借助可穿戴的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监护”。
曹阳博士介绍道,这一切的服务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是经过科学验证过的最终方案。为确保服务的专业性,接入进来的医生都是临床的专家和疾控专家。但要真正实现移动健康管理的目标还要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他们在跟各地的社区、体检中心和医院进行接触,着力推广这一服务平台的建设。预计到2015年,这个服务平台就会在全国铺开。
“中国有着近三亿心脏病患者,每年住院人次达一千二百多万。随身心脏健康管理,能够让医生随时掌握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预测心脏意外的风险,让患者个人健康水平提高并改善预后、同时也降低医院求诊的频度和医院的压力,还能大幅度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国家医保的开支。”
因为政策的原因,迪美泰这套产品和服务的费用还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样势必会提高参加健康管理的门槛。所以,他们首先面向的人群是那些有过被抢救经历的、有良好经济条件的心脏病患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刚需。他们的目标则是,在接下来五年内可以覆盖至少一百万人群。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