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量衡 | 2014-12-22 10:09 |
近年来,KTV行业受到了不少的挑战:线下有酒吧、咖啡厅、Disco舞厅等娱乐场所的竞争,线上又有KTV类社交产品的分流,甚至KTV业内的竞争也颇为激烈。
实体KTV拼完装修拼团购,线下竞争的战场余地已然不多,迎合移动互联时代的特性,打通预订到实体管理的系统,形成自己的O2O闭环才能留住客户并赢得竞争。
真正的KTV行业O2O闭环横穿了预订、支付、线下体验、互动反馈整个消费流程。源头从线上预订选房开始,通过支付宝和微信等方式进行线上支付;而K歌过程中用手机连接包厢系统,能点歌切歌、甚至点播手机上的歌曲演唱,还能参加“联网K歌赛”;K歌后再回到线上进行评价和互动。
这样的闭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引流和留存作用,这也是KTV行业拥抱移动互联的最大追求和动力。
目前摆在KTV行业面前的O2O模式主要有两个:“唱吧”式的线上到线下之路,以及“K米”式的线下到线上之路。
前者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线上KTV产品,而后者则是国内最大的KTV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星网视易”所推出的线上产品。它们不但发展路线方向相反,而且还分别代表着泛KTV行业中,轻和重的两种发展思路和模式。
所谓O2O,通俗来讲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正如大家更看好亚马逊、京东、携程等“重型企业”一样,重模式或许更加占优。
因为O2O模式的发展必须扎根于线下场所,滴滴与快的的角逐,以及宣称拥有亿级线上用户的唱吧开起了线下KTV,都印证着这点。没有在线下构建良好的体验环境,培养再多的线上粉丝,也终将付之一炬。
而K米的开发商是星网视易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与客户沉淀,星网视易全国KTV市场占有率超过40%,而在上海等地的高端会所,这个比例更高达70%。同时它还掌握了整K歌娱乐模式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核心——KTV点播系统,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相比唱吧,K米拥有天然的线下优势与强大的生态链整合能力。因此,K米一经推出,就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快速发展。随着K米同步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的预订、支付,K米正式完成O2O模式闭环。
因此,在双方体量和单方先发优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谁是假对手谁是真土豪清晰可见。
竞争中的一方有整个生态链和产品家族的支持,导致其在新领域反而占据后发优势,类似的故事其实大家近年来也看得不少,不过这一般是发生在腾讯、小米这种巨头身上。
作为KTV行业的真土豪,K米仅仅上市场一年,就拥有4000多家魔云联网K场,占全国联网K场数的90%,联网包厢数超16万个,联网屏幕超过50万块。在如此强大的有线下生态链支持下,K米的功能延伸就像微信、QQ一样来得自然而然而且轻而易举。
初期K米只是用于在包厢进行手机点歌、在家练歌的工具应用。在几个版本的更新重构后,它的功能和服务已经延伸并整合了线上、线下KTV资源,成功构建起优异的O2O价值体系:
围绕KTV商家,K米实现了远程维护、远程资源、数据中心、点播系统、管理系统、预订支付、营销增值服务、K米商家平台等8大服务,大大降低KTV运营成本,增强KTV运营效果。其中远程的检测与服务,为K场与用户提供强有力的稳定系统支持;以互联网音乐榜为代表的远程资源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完成最新音乐资源的更新推送;基于大数据营销需求构建的数据中心,能为商家提供多种模式的精准营销活动。更值得关注的是K米的预订与支付,它打通K场管理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预订。基于LBS定位,消费者可以轻易通过K米找到地位位置附近的KTV,并下单预订自己想要包厢型号。后台系统将直接锁定包厢型号,提示前台服务,在确保消费者100%有房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协助KTV前台完成订房以及支付动作。
围绕K歌消费者,K米已经完成包厢控制互动娱乐体系、KTV运营活动娱乐体系、社交分享体系、虚拟币流通体系等4大类型的互动娱乐体系,极大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粘度。在包厢控制互动娱乐体系中,K米用户可以实现包括歌曲点播、插切,灯光、音量控制,字幕、魔法动态表情发送,甚至是声光联动等控制互动。K米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传歌与K米云点歌彻底解决唱新歌、唱爱唱的歌、唱唱得好的歌等等K歌体验问题。通过K米社交体系,用户还可以构建自身K友圈。
K米还宣称将围绕第三方运营建立起内容体系,为KTV提供更多的盈利方式与娱乐内容。
而所有这些如果没有线下支持,这些功能都不复存在,这也是笔者并不看好唱吧线下拓展空间的重要原因。业界一直在争论,究竟O2O之中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更加占优,但在KTV行业,这恐怕已经是个伪命题了。
倒是早已占领KTV点歌和线下管理系统的K米,本身就是其母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的一环,并掌握着KTV产业链的核心,其护城河的魔云系统已经有压倒性的优势,或许留给“唱吧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