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金融云 正文
发私信给周蕾
发送

0

阿里金融云徐敏:未来金融机构一定会发生“量子跳跃”

本文作者: 周蕾 2018-09-26 21:33
导语:“民主化、扩大化和人性化”的金融普惠,怎么做?

新金融是什么?

阿里金融云总裁徐敏认为,新金融是一个云计算、大数据、AI、IoT、区块链所支撑的数字金融,而新金融的实现以数据为纽带的金融和产品指引。他也在近期的2018云栖大会上,分享了阿里云过去数年间在分布式微服务、人工智能和场景方面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案例和心得。

以下为演讲全文,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金融到底该被谁来定义?说实话,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定义影响了我们很多年。我认为华尔街金融最和谐的诉求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是资产增值,到底应该是目标还是结果?

“金融实现民主化和普惠,扩大化和人性化”,这应该是一个目标,增值保值是一个结果,要反过来思考。而今天,互联网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互联网我们把金融服务带给每个人,而不是用户来这边取。互联网是能够让我们以更低成本服务更多的客户,这一切正在发生。(雷锋网AI金融评论注:本段所引用句子来自经济学家Robert J. Shiller《金融与好的社会》)

新金融的三种发展方向

我认为新金融是一个云计算、大数据、AI、IoT、区块链所支撑的数字金融,这五个方向我也认为是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的重要方向,而数字金融是新金融的本质。而新金融的实现以数据为纽带的金融和产品指引,无论2B、2C,强调数字为代表,强调数字成为纽带,强调直连。

今天想分享的这三个方向,是在过去几年经过实践,在今天已经基本成熟,能够大规模利用,并且有很好业务效果了。

  • 互联网分布式微服务

微服务本身是一个IT概念,可以叫做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的升级版。我发现它的很多理念,不仅适用于IT,也适用于金融业务、金融服务。例如大中台、小前台,让更多能力放在中台,让前台变成以更灵活的方式来实现,强调能力的沉淀——这里说的是持续的沉淀。

我觉得微服务项目跟SOA项目最大的区别是:SOA是个项目,单做完之后打通之后就放走了;而微服务架构是要体系,强调用沉淀的能力来去赋能新的应用,形成体制和机制,而机制也能够用在银行业务之上。

另外就是业务打通和能力嵌置。过去数据的价值是我们应用的财富而已,但今天我认为,应用是数据的改革形式,主要是数据。在阿里巴巴,我们强调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最重要的是,要强调从生产型模型向运营型模型来转变。这什么概念?我们发现,花很长时间开发的系统就放着不动了,统一技术半年或者两年变革一次。金融机构的产品也是这样,做个产品放这边,后面就没有什么优化了。

但是扩展公司(的时候),强调运营,我们会用很快的方式上线一个项目,然后不断迭代,项目来自银行,现在我们能做到每天版本升级更新,核心上线才花4个月。这样的模型我觉得对IT、对业务,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改变。

我认为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能对经济带来一个所谓的乘法效应,就是交易的性能成倍提升,交易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它是乘法效应,例如我们跟民生银行一起来做分布式的银行,交易能力从每秒7800笔到30000笔。包括广发银行,我们在做整个中台的搭积木创新,性能提升几十倍,整个的交易能力提升很多,成本降低五分之一。基于这个平台的业务创新,一年交易量是过去10年总和,所以他们叫线上一年,线下十年。

阿里金融云徐敏:未来金融机构一定会发生“量子跳跃”

同样今天在广东农信,包括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很多地方都在实践,这是一个方向,通过微服务方式让我们整个升级引擎、交易核心带来乘法效应,同时做完之后带动业务创新,让业务也能逐步实现微服务化。

  • 人工智能

抛开数据智能的伦理观不谈,我认为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是人脑制定规则和机器执行规则,但关键是数据在线。而且我认为数据智能将会为金融机构带来一个指数效应,因为分布式提升的是生产力,而数据智能和大数据改变的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这个变化才刚刚开始。

之前也做了一些实践,例如和银河证券合作,帮助银河证券把整个理财的购买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升了,包括优化证券开户的全流程,之前30%的客户会开户不成功,现在降到百分之十几。还有和南京银行的合作。

我们做了几个事情。一是营销引擎,一家活动想清楚业务规模以后就上线了,今天一个平台去做试算,做测试。我们一个月之内,做了差不多20个批次的营销测试。在真正投入资源之前,用数据做测试。测完之后,我们就知道哪个效果更好了,才能把有限的营销资源投入到更好的效果里面去。今天我们去发现客户更加需要什么服务,比如用花呗来支付手机话费的方式把整个信贷的自用率提升了48%。

阿里金融云徐敏:未来金融机构一定会发生“量子跳跃”

又比如国泰君安的很多客户,我们进去以后做数据分析,去发现这个客户的喜好是什么,例如客户喜欢看优酷土豆,那就发一些优酷土豆的代金券吸引他,所以这是我们跟很多金融机构做数据方面的创新,这只是一个尝试而已,才刚开始。另外也有跟中国基金行业做一个证券行业、投资行业的数据智能大赛。

  • 场景

很多金融机构一直在说缺场景,但是久了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缺场景,缺的是场景的消化能力。例如有一家银行他们的网络金融部很厉害,把当地的运营商谈好了,运营商线上买手机的时候可以利用贷款分期付款,但是银行机构每天一千多笔交易进来之后,被风险部全部砍掉了,为什么?有风险我不能做。

我们目标是说,一方面我给金融机构带来一些场景,在过程中我们和金融机构一起来合作,来把整个金融机构对风险、对流程的改造做起来。把这个流程做好以后,能够消化场景之后,未来基于他可以吸收更多场景进来。

就像量子跳跃这个物理概念,电子吸收更多能量以后可以到更高的轨道上面去,我认为金融机构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那时候金融机构还是不是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思考。就像一个电子从这个轨道跳到那个轨道的时候,还是不是这个电子?这是不一样的,但这个情况是一定会发生。

讲几个场景,比如天猫有阿里巴巴电商能力,包括移动、电信服务、银行APP进来以后,可以通过银行的收银台来支付买天猫商品,无论是积分还是信用付或是各种方式都支持。售后、物流我们搞定,通过这种方式把全世界最大的消费金融场景给到银行、给到保险、给到券商,包括三大运营商,来做客户运营,做消费金融一系列。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一方面活跃你的APP,有更多用户使用。其次是面向2B场景的工具,比如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要把整个数字化中国结果对接的话,会加入IoT。

我认为做数字化中国,不仅仅是把产业的流程和一些线下的积累上线了,更是通过数据变成企业和外部交流的桥梁,所以数据将成为全社会企业面向内部、外部生态的协同调度桥梁。同时我们发现资源本身也是一种介质,在全社会范围内调配资源,数据跟金融这两者,在今天相遇了。

以阿里云的风险服务为例,客户来买云计算的时候,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分期付款,银行基于一些像芝麻信用分数来看,今天到底应该给他多少信用额度,能不能放贷款。当客户发生坏账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云资源场景做资源保全,例如买了一年的云资源,第6个月发生了坏账,我把云资源的钱还给银行做这个事情。再例如企业采购平台,里面有上万家的大企业集采,员工福利可以通过他去买,同时那个场景下的金融需求可以跟金融云合作。

总结一下,今天金融行业的云会出现两种形态,一是叫金融行业云,目标是让金融机构本身数字化能够推进;二是金融产业云,用金融视角看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在这之后,用金融机构力量来帮助产业做数字化升级;同时通过API的方式,把金融能力嵌入到产业里面去。最后是企业数字化之后,把结果带回来。所以金融行业云跟金融产业云现在相遇了,这也是阿里云未来一两年之内要做的事情。

创新、数据、开放……金融转型的未来还需要什么?

最后讲一点我个人对金融转型的思考:

1.创新一定需要特区,必须有个地方能够把金融创新业务和IT能够完成。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让行业里每个人来配合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跟银行、保险、证券掌门人谈的很好,他们决定方向要去做,但是到中一层,到某些部门都会卡断,这是最大问题所在——最长木板决定方向,最短木板决定效果。

2.关于数据,“不知己岂知彼,不知所至岂知所需。”首先大家把自己的数据看清楚了,把里面的数据充分挖掘之后再引进来,同时一定要基于场景基于自身数据。

3.很多银行和我们合作非常好,是因为他们(思维)更加开放,在整个合作中没把自己当老大。自己不是老大,所以他们走得更远。金融会用什么路径实现创新,这个思维要想清楚了。我认为成为“平台”不是唯一路径,却是最难的一条路。

更多金融科技资讯,请关注雷锋网AI金融评论(公众号:aijinrongpinglun)

阿里金融云徐敏:未来金融机构一定会发生“量子跳跃”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云计算、To B、金融科技。丨微信:LorraineSummer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