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月14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联合金融科技公司资配易召开的2017 “智能投顾”国际论坛在京举行。在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科技双发展的背景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作用于投资理财的智能投顾终于引起银行、券商的重视。在讨论“智能投顾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之余,今天出席论坛的监管层、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与券商大佬们更多的是谈论其趋势、变革,与监管——智能监管。
智能投顾的精髓是用人工智能方式,把人工智能、自动化的算法嵌入到投资顾问领域,使得投资管理的服务更加个性化,所积累的大数据更加有效。但统计一下可以发现,智能投顾在国内热起近两年之时,率先关注与入局的是大量非持牌机构,比如某些财富管理公司、配股公司,科技公司,以及某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反,持牌的金融机构跟进得反而相对缓慢,最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招商银行5.0上的摩羯智投。
为什么非持牌机构会大量进入?“利用互联网的工具,他们在前期产品、服务和获客,以及交易的业务过程中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所以,他们应用智能投顾是相当有基础的,”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但是另一方面,相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而言,金融交易是非常复杂的,金融市场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智能投顾可能除了对技术有很强的依赖以外,恐怕更多的对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对制度也有很强的依赖。”
张承惠指出,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首先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是不够。“和国际相比,国外大部分智能投顾主要集中于用算法把ETF在全球进行配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上ETF是很少的,大概只有100多只ETF基金。”
据雷锋网此前报道,“国内缺乏ETF产品,个股投资不够成熟,投资国内的智能投顾,最好的登陆滩就是公募基金组合。国外的ETF在国内的替代目前公募基金最充分。”
“就是说,中国金融市场的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国外做的比较多的是被动的智能投顾,中国其实更多的是主动的智能投顾,”张承惠说道。
智能投顾在资产管理和配置的应用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如今行业各界的共识,但是,它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也有智能投顾初创公司,直接以海外ETFs为资产配置的标的,但这种模式是受到外汇管制的制约的。
那么,在各大银行、券商都开始关注、探索并应用智能投顾后,其将得到怎样的发展?产生哪些变革?论坛上,“五年后智能投顾市场的展望”的命题被提了出来。
招商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王洪栋表示,首先这将会改变现在参与到智能投顾领域里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改变公司的盈利效率。“坦率的讲,智能投顾的最大好处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一般人工理财顾问管理客户的边界和范围。”另一方面,他说道,“第二个是对整个社会资金结构的改变。刚才提到智能投顾现在主攻方向标的主要是股票、基金,结合在一起就是标准品市场。回顾一下,2016年,开始是股灾,后半期是债灾,如果认为大的推手是流动性推手,那么个人投资者也起到很大助推作用。”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销量最高的金融产品是万能险、理财产品,最大的投资者都是个人投资者。王洪栋说:“因为个人投资者资金无处可去,就把资金交给理财和保险机构;这些机构拿着钱也没有地方去,就做委外,所以市场波动也比较大。所以,智能投顾的发展,一定程度会引导投资者朝着长期投资领域方向发展。”
五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足够改变许多事情。未来学家说,宁可高估五年后的世界,也不要低估两年后的变化。五年时间中,根据摩尔定律,机器计算力可以有另一个量级的发展了。而在此驱动下的智能投顾应用,CF40常务理事、北京资配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家林称,除了技术发展确定无疑之外,对于智能投顾在中国未来五年前景的问题,“制度方面的角度更值得考虑。”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度过了十年前为了卖股票,所以从政策导向来讲是鼓励卖方投顾。但到了今天的中国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阶段时,未来政策导向应该是鼓励保护中小投资者,鼓励基于买方投顾的基础发展。”
讲完机构与市场,必然不能不提监管。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该由谁来管,但没上户口的智能投顾已经引起了监管老大们的注意。资配易张家林对雷锋网表示,“智能投顾行业端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但现在更希望监管部门或者是行业有其他第三方公司赶紧开发一些监管的科技来管理这些新兴的技术和服务。传统监管模式是不可能监管这些复杂的新兴的系统。”
事实上,雷锋网此前已经报道过关于“RegTech(监管科技)”的命题。在毕马威《香港银行业2017年Fintech展望》报告中,行业应促进自动化监管RegTech的落地。“面对收紧的监管审查和越来越高的守法成本,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香港银行在2017年可以利用数据与算法驱动的RegTech解决方案来提高响应监管变化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毕马威中国的金融风控负责人Jyoti Vazirani说道。
据张家林透露,关于对智能投顾的智能监管问题,美国SEC同样有潜在的需求。“对于智能投顾,或者广义讲证券投资领域监管是不是要升级换代,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方面现在已经有一些雏形了。比如是行为监管,尽管人工智能决策过程如同黑箱,但输出的东西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通过每一笔交易抓取交易时间与联系等信息。”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