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当下的中国,随便开打一部智能手机,查看各个App的使用时间或者电量消耗情况,列表里的第一名,至少消耗30%手机资源的App一定是微信。关于这一点,不但在国内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现在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近日,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制作了一个名为《看看中国正如何改变你的互联网》(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的视频短片,专题介绍了中国的微信,时长超过5分钟。该短片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的转载和评论,目前在Facebook上已经累计播放超过400万次。
在视频中,《纽约时报》表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一直以来都在扮演一个模仿者的角色。从谷歌到百度,从YouTube到优酷,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从WhatsApp到微信,各种各样的国外互联网明星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一个完美的替代者。
但是现在,中国的角色已经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而这里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一直在自我进化中的微信。实际上,几乎无所不能的微信早已从一个单纯的社交App升级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级应用平台,这为外国从业者展示了一种移动互联网可能出现的未来形态,同时也引发了多家外国厂商的模仿。
那么在外国人看来,微信具体都有哪些优势呢?
由于可以一次性替代外国的诸多明星App,视频中把微信称为一把万能的“瑞士军刀”。
视频中总结说,外国用户需要通过WhatsApp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通过Skype或者FaceTime进行实时的语音视频通话,通过Facebook、Twitter或者Instagram等各种社交媒体分享生活,通过亚马逊和PayPal进行网上购物。而在中国,所有这些功能都能通过一个叫微信的App完美解决。
此外,视频中还提及了微信具备的许多外国应用没有的附加功能,例如微信的在线挂号服务、理财投资服务、车流拥堵实时热度图等。
除了微信本身之外,外媒还把微信钱包比喻成移动平台的特洛伊木马。因为它以支付为入口,迅速”攻陷“了各种和钱有关的,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乎所有货币场景。
从电影票到飞机票,从购物到公益捐赠,从吃喝玩乐到投资理财,从看病挂号到叫车出行,从信用卡还款到生活缴费,所有和钱有关的日常生活场景都能在微信钱包里找到一站式的实现,用户根本不需要离开微信App,就能完成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货币交易。真正实现了微信作为一个生活方式的存在。
视频中举例说明,用户可以在微信钱包的附加服务上订购线下的家政服务,并且通过微信方便地推荐给朋友,然后又通过微信约朋友吃饭,饭后的付款、转账也都能使用微信,甚至收款之后还通过微信钱包购买了理财产品,上述这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全都可以靠微信实现。
不过在中国本土,这一点似乎普及率并不高。用户使用微信最多的应用场景就是红包、转账、还款和购买理财产品,其余的附加功能似乎都能找到相应的替代者,例如美团和大众。
谈起移动互联网,大家都会首先想到产品经理,想到用户体验,想到交互和个性化感知,但是在美国和其他多数国家,这些词还仅仅停在流行词(buzzword)阶段,远远没有像微信一样落到产品、落到实处。
举例来说,美国的大部分社交App只用摄像头拍照,但是微信可以扫描翻译和扫码支付;只用麦克风来语音聊天,但是微信可以识别歌曲和电视节目;只用GPS确定自己的位置,但是微信可以搜索附近的商家和朋友。上述这些对用户而言可能更实用的功能,外国的社交App并没有为用户实现。
除此之外,微信还在努力地创造各种工具,让众多的公司和从业者能更容易地在微信上开店和商业化。
作为最进本的功能,社交元素被微信扩大和利用到产品的方方面面,这一点是外国社交软件没有做到的。
在微信中,用户除了能通过公众号得到服务之外,还可以方便地在公众号上与品牌、机构进行交流和互动,例如发放一个优惠码,推广一个促销活动,咨询一个业务流程,受理各种反馈投诉等等。
还有微信钱包里的各种重点功能,无不是通过社交属性来强化的。朋友之间吃饭时的AA付款,家人之间过年过节时的红包问候,闺蜜推荐的电影购票和家政服务在线支付等等场景,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元素,很难想象微信会是什么样子。
相比之下,外国的众多App似乎只在做一个用户更多更庞大的社交网络,但并没有尝试用社交去拓展更多的用户需求。
虽然有上述众多的优势,但是面对越来越庞大微信帝国,《纽约时报》在视频短片的结尾也给出了一种担忧:几乎万能的微信掌握着用户日常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到交流沟通的所有大数据积累。如此全面而庞大的数据完全被一家单独的公司掌握,会不会产生一个Orwellian式的“专制和独裁”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关阅读:
微信这个新功能让你在朋友圈从容晒图;KFC推出超重口黑科技:鸡肉味防晒霜 | 雷锋早报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