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本文作者: 易建成 | 2016-05-17 12:17 | 专题:Google、百度、Uber......无人驾驶市场争夺战 |
图片来自 Velodyne
在四月底就已经完成公司制定的全年销售任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翁炜就凭借一己之力在亚太区提前完成了这项工作。他向我们提起这事儿时,满脸地兴奋。
「我今年的销售任务在 4 月底就已经完成了。」翁炜告诉雷锋网,他是 Velodyne LiDAR 亚太区总监。成立于 1983 年的 Velodyne LiDAR 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术公司,旗下产品有包括谷歌、Uber 和百度等公司在用的实时激光雷达(光探测及测距)传感器。
提前完成销售任务的背后,是国内互联网汽车行业从中拿下大量订单的结果,其总和超过去年整个亚洲市场收入,这当中并未包括日本和韩国客户在内。据翁的介绍,亚洲市场份额占据 Velodyne 往年业务的三分之一。
这一现象说明汽车行业对于无人驾驶的需求旺盛。翁炜告诉雷锋网,在过去几年,Velodyne LiDAR 的主要订单来自地图行业。如果按照订单量多寡排序:第一是地图行业,安保行业次之,最后是机器人行业。
但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汽车行业的订单量预计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将会代替地图成为第一。而在中国,按照翁炜的说法,汽车行业的订单量已然超过上述三者。
翁炜于去年 8 月加入 Velodyne,负责整个亚太地区的销售和市场业务。此前 Velodyne 通过全球代理来销售其产品。而在今年 5 月份之前,整个亚太区只有他一人负责 Velodyne 的业务,他算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在过去几个月中,翁炜频繁往返于美国硅谷、中国、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与一些汽车厂商、互联网汽车公司接触。
据他介绍,目前 Velodyne LiDAR 的员工在 200 人左右,其中 75% 是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公司业务从去年 4 月份才转型聚焦到汽车行业。
Velodyne 最终目标是未来的无人驾驶,这家公司的愿景是希望成为汽车行业的 Tier2(二级供应商)。
图片来自 WSJ
对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其中最贵的元器件是激光传感器,也称之为 LiDAR(位于汽车顶部,主要作用是实时生成汽车周围环境的高清数字地图。)
谷歌最早在其无人驾驶原型汽车中所使用的 LiDAR 传感器是由 Velodyne 开发,售价达 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5 万元)。谷歌无人车目前使用的激光传感器:64 线激光单个定制的成本在 8 万美元左右。
从过去几年看,高昂的激光雷达成本让很多汽车厂商望而却步,这也使得全自动驾驶难以得到进一步普及。
事实上,一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以及其他材料的成本价格其实并不高。造成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激光雷达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的地步。而且 Velodyne 在湾区的工厂还处于手工组装和调教阶段,人工成本非常高。
以激光雷达 64 线数的调教为例,每一条线都有一对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20 圈每秒的速度旋转,放出的激光要达到 100 米至 200 米的距离。在组装过程中,为保证发射出去的激光要被成对的接收器收到,不能有任何偏差。在这种情况下,64 线雷达一个星期只能完成两台成品。这样的组装和调校过程极其复杂和耗时。
这也是为什么 Velodyne 去年的出货量不到 5000 台的主要原因。虽然 Voledyne 最大客户来自地图行业,但一年的订购量也就一两百台左右。其大部分收入实际上来自知识产权收益、部分科研院校以及少量汽车厂商的订单。
从今年开始,Velodyne 在湾区的工厂从原来的一条生产线扩展至现在的三条线。虽然三条线可以做到三班倒,产量能够翻番,但是人工成本包括工人工资和工厂投入等费用居高不下,使得 Velodyne 激光雷达的价格让大部分汽车厂商望而却步。
今年情况有所改观。Velodyne 计划到中国与一线代工企业合作,将产品交由后者代工。据翁炜透露,与这类代工厂合作的原因有两点:对方愿意投入资金去改造现有的流水线,使其生产符合 Velodyne 的产品;其次他们已经给汽车厂商代工相关产品,对车厂的工业标准有很深的理解。
这样的合作对于 Velodyne 来说,一方面代工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产品的规模化,降低产品成本。
图片来自 Velodyne
Velodyne 目前已经量产销售的激光雷达有三款:分别为 HDL-64E(64 线)、HDL-32E(32 线)、VLP-16(16 线)。除了谷歌、百度、Uber 等无人驾驶汽车使用 64 线产品外,一些汽车厂商在车上使用 32 线和 16 线产品进行测试。
上述 3 款激光雷达产品也可以在机器人、无人机、安防等领域使用,严格来说并不是专为汽车定制的。据了解,Velodyne 64 线最早用于地图及相关行业,32 线主要用于固定翼无人机。
为了满足汽车厂商的要求,Velodyne 推出了一款小体积的激光雷达。今年 1 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CES 展上,Velodyne 借助福特的展台,展示了他们当时的新品:「固态混合超级冰球」(Solid-State Hybrid Ultra Puck Auto)激光雷达。
这款产品是 Velodyne 基于第三代自动驾驶平台打造的,可以看作是 VLP-16 的升级款,它采用 32 线配备,扫描范围可达 650英尺(约198米),能满足大多数自动驾驶场景。
不过 Velodyne 在当时并没有透露「固态混合超级冰球」 的价格。有一个参考是,同体积的 VLP-16 售价为 7999 美元。
业界有一个观点:这个价位的激光雷达对于商业化并没有帮助,汽车行业的激光雷达成本最好降到 1000 美元以内。Velodyne 表示未来大规模量产后,激光雷达成本有望降到 500 美元。
在交流中翁炜告诉雷锋网,到了 2025 年,汽车厂商的车辆预计都会配备自动驾驶功能,在百万订单量的情况下,Velodyne 激光雷达的价格区间将在 200 到 250 美金以内。
「从全部手工到交由代工厂的全自动流水线生产,成本就下降了。不光是我们产品的成本下降,还有和我们的光学镜头、激光厂商(的成本)也会下降。」他说道。这是因为规模效应能帮助激光雷达降低成本,供应商的报价届时也会更低。
翁炜相信,虽然现在激光雷达的价格居高不下,但在未来几年将会逐步下降。包括机器人、无人机、汽车厂商等公司对激光雷达的迫切需求,订单量势必大增。
相关阅读:无人驾驶汽车背后,关于 Velodyne 的故事(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