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特写 正文
发私信给吴德新
发送

5

科技角斗场:中国人在赌城拉斯

本文作者: 吴德新 2016-01-22 16:46
导语:制造、技术和资本是CES上中国人担当最多的角色,在制造成熟、资本成熟的前提下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想要在美国和更大的市场上输出品牌。

大量中国厂商出现在拉斯的CES,只是它们进入美国、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步。


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西南与加州接壤,全州到处是荒漠和戈壁地貌。而拉斯维加斯曾经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处绿洲小镇,数十年前因为交通便利和赌博法案的通过,美国、阿拉伯甚至日本的大亨纷纷出资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豪华的赌场酒店(Hotel&Casino)。

今天的拉斯小镇华灯初上,用“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形容在这里能消费的夜晚毫不夸张。加长版的豪车(Limousine)穿行于各大酒店,街上随处可见身材曼妙的女郎,游客们在这里找到廉价的星级住宿和美食。拉斯的博彩业便由此构筑在每年吸引的巨大人流之上,这大概是远远早于互联网商业的基础服务免费、增值业务盈利的经营模式。

科技角斗场:中国人在赌城拉斯

除了四季不断的旅游人口,拉斯终年也在举办各色顶尖的行业盛会。CES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每年为拉斯带来十几万的参会人流,其中不乏多金的科技新贵。作为交换,城中赌场背后的财团也是CES重要的赞助商之一。

因为消费电子业的繁荣,CES的展馆这几年中几乎每届都在扩张。位于城北的LVCC(Las Vegas Convention Center)是大会最重要的展馆,产业链中最为核心和多金的玩家往往长期在这里盘踞。从北向南,LVCC又分为北展厅、中央展厅和南展厅等多处场地。大玩家比如Intel和Qualcomm常年占据中央展厅的两个入口,交通最为便利的北展厅和南广场则展出汽车厂商当年最具想象力的概念技术和消费新款(比如宝马今年就出动了至少10辆i8供观众试驾,这款在去年上市的油电混合动力双门跑车售价接近200万人民币)

除却主展馆LVCC,位于城市中央威尼斯人酒店(Venetian)的Sand Expo是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的聚集地,历届的中国展商们喜欢称其为“金沙馆”。“金沙”二字的形象之处在于,在Sand每年数以千计的展商中,时间会淘走那些过于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另一部分则由于产品和市场的推进逐年壮大进入LVCC。某种程度上,Sand所代表的创新产品成熟并向着主流消费的持续输送和更迭便是消费电子长盛不衰的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创业公司常常以进入LVCC为豪,而投资者们流连于Sand的原因。

而大量中国厂商出现在拉斯的CES,只是它们进入美国、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步。

一、供应链的厚积薄发:深圳军团

在这届CES一份长达140页的展商名单里,搜索“Shenzhen”可以找到超过500项匹配结果。在另一份非官方的统计中,今年中国企业(含大陆、港、澳、台)数量达到1300多家,接近展商总数的1/3。一位拉斯当地司机在会期与雷锋网编辑调侃:每遇到4个人,就有1张中国面孔。

中国厂商的集体出现得益于广深地区经年的供应链制造和设计能力积累,同时还有这两年国内对“双创”的鼓吹,再加上资本力量的积极推动。

多家来自深圳的厂商告诉雷锋网:这届CES,政府提供针对展会的专项补贴,金额通常是展位费用的50%,最高可以达到10万元。绝大多数来自深圳的厂商都受惠于这项政策。10万人民币的价值相当于CES上一个标准展位和1 - 2人往返拉斯的差旅费用。除了深圳,国内的其他城市如大连、东莞、宁波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支持。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支持,中国展商的数量是否依然庞大?答案是大概率是的。CES上的中国展商大致有3类:数量最大的是有稳定业务的电子制造/贸易公司,第二类是新创公司,还有几十家传统优势的家电/PC/手机类厂商。第一类公司常年参展接受新一年的订单需求并开拓市场,而第二类往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拿到新一轮投资,产品已经或者接近量产。

CES每年举行的1月,对国人和老外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海外厂商更多将其视为新一年的开始并向外界宣告后续1 - 2年内产品的方向,而过惯农历的中国人则更喜欢在这个时点复盘和总结,新产品在一个高水平平台的亮相和收获反馈往往被视作对过去一年工作的交代。“同台”本身就是“成就达成”的一部分,这也许是参加CES最简单的一层意义。

深圳谛源光科的总经理黄少云告诉我们,他上一次参加CES还是在12年前。12年来,他创业的内容从MP3、MP4的方案设计到液晶屏幕的制造、到研发第一代Win CE手机,他所在的公司曾经和黄章的魅族手机同时期有过合作和竞争。如今华强北的消费电子换了几代,他的公司已经具备绝大部分产品的方案设计能力。而这次展会他们又是带着一个刚刚开始打造的新品牌FocalMax前来参展。

深圳虚拟现实科技的CEO王洁告诉我们,在这之前,她创办的另一家公司经伟度科技在虚拟现实行业应用上有超过10年的开发经验。去年他们开始尝试推出面向消费市场的第二代虚拟现实头盔,并且以技术和设计支持的方式通过上游供应链厂商将他们的头盔铺向国内各地的VR体验店。这届CES上他们则是带着第三代的头盔来了。

深圳飞豹航天航空科技是一家从事无人机设计研发的创业公司。在此之前他们经营了5年针对无人机和航模的跨境电商,积累了20万用户和粉丝。飞豹无人机的产品副总裁曾华均告诉我们,5年时间,他们懂得了什么样的无人机最为畅销,以及现在的无人机用户特别想要什么样的功能。他们刚刚推出了一款面向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无人机FLYPRO XEagle。

典型的深圳公司在这样的流转中收获原始资本、经验和视野,并进入链条中附加值更高的区域。

二、矩阵式的产品输出:小米兄弟

严格意义上,小米和它的关联企业在这届CES上没有发出太多的公开消息。小米在展会上的缺席本身就是商业和情怀之间的一道裂痕,但小米生态链和这些公司的产品进入国际舞台,尤其欧美市场,可能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快。一名知情人士告诉雷锋网,在这次CES开展前,小米曾有意为生态链企业们张罗一处共同的联合展区,但最终因种种原因作罢。

在国内,小米生态链在过去一年高歌猛进,帮助小米在手机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坐实“新国货”的地位。一位小米员工早前评述:小米电商在2015年完成了从爆品脉冲电商到爆品常态电商的转型。

而这届CES上,小米参展的关联公司数量不到10家(包括iHealth、Ninebot、青米、Yeelight、云造(由顺为资本投资),以及和Misfit联合发布耳机的1More等);除了前述公司,还有华米和紫米的产品已经实际进入美国市场。此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产品已经出货的兄弟公司都在拉斯观展。像国内其他新创的公司一样,他们的想法从“来感受一下美国市场究竟是怎样的”到“消费电子还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新机会”不等。

与其他新创公司不同的是,生态链公司拥有一张研发、品牌和资本交织的网络,因而在产品上有一套更为坚决、统一和行之有效的打法:

他们同时期在多个成熟领域试验,多数有很强的供应链背景或掌握关键性的Know-How,此后通过对上游供应链有力的整合,以及设计、品质上的统一把控,大多数产品非常擅于打破原有领域的价格锚定并拿下现有市场中最大的一块。之后通过规模效应,这些公司开始提高利润投入研发进入良性循环。多领域扩张的同时,生态链公司们积累了大量可以共享的经验和资源。

比如小米今年畅销的”玩具“小米平衡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云马 C1会由另一家生态链公司紫米供应部分电池;1More耳机的一家金属加工厂为小米电视打磨金属边框;与1More合作耳机的Misfit在去年又是顺为的投资项目(Misfit在今年被Fossil收购,这是后话)。

除了小米、顺为,外部资本对生态链公司同样趋之若鹜。“(生态链)融资时如果在PPT上多写几行字,都能多融不少钱。”一位接近生态链的内部人士这样向我们描述,这种信任听起来几乎不需要多余的附加条件。

Ninebot在CES期间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Ninebot Mini Pro,这是此前“小米平衡车”的加强版,售价1299美金(更换了更大的电机、提高了电池容量以及执行更严格的售后保障标准)。

云造CEO邱懿武在展会上告诉我们,云马电动车C1的海外版定价将折合原有人民币价格,海外版在300 - 400美金之间。获悉云马C1的产品和价格,展会上一家韩国的经销商很快下了3万台的订单。这位经销商告诉他们,同样品质的电动车在韩国当地,售价可能要到1500美金左右。

此外从去年开始,小米耳机、手环、移动电源以及1More耳机都已经开始尝试进入美国销售。品类扩张、树立自有品牌以及进入海外是生态链公司寻求更快增长的3种主要方式。

除了产品和渠道上的准备,小米生态链进入美国的其他工作也初显端倪。华米在去年建立了一个硅谷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在美国的招聘、研发、市场和专利事务。

Young Basile是一家总部位于密歇根的中型律所,他们的业务主要面向科技公司提供知识产权服务。3年前小米(部分业务线)成为Young Basile在中国的重要客户,现在他们也服务华米。面向中国公司,他们主要提供专利申请的早期指导、布局规划和收购咨询,以及产品上市甚至研发前期在全美的市场分析。

美国各州的法律法规细则差异很大,同时专利布局也是中国公司的短板。Young Basile中国区的业务总监肖琳告诉雷锋网,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找到他们,从3年前的小米开始到今年底,他们可能会服务超过100家中国科技公司。而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则在于众筹、电商带来的渠道门槛降低,以及中国资本的驱动(有钱了)。

三、收购Segway,中国公司的品牌和技术愿景

2015年,电动平衡车创业公司Ninebot公司对同行业鼻祖Segway的收购让同行咋舌。但回顾Ninebot团队十年内在视野、技术和资本上的积累,这幕“蛇吞象”今天看来又理所应当。

2006年现任Segway&Ninebot集团总裁王野刚刚从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毕业,旋即创办了一家机器人公司。10年前,用“苦闷”可以描述当时绝大部分机器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心情:(由于科幻作品的教育)群众对机器人的期待特别高,研究人员本身也有不低的心气,但算法和平台都不够成熟,大多数的机器人公司忙于应付一些来自传统行业的需求以维持生计。王野他们也是同样,接下的项目大部分都是行业应用,虽然有一些产值很高但他们能分到的利益不多。

这件事的转机发生在2012年,王野和另一位合伙人高禄峰将机器人研发的一部分技术抽离出来准备做一台电动平衡车,用机器人的技术做消费级产品可以说是“杀鸡牛刀”。此后Ninebot公司的进展很快,在2015年上半年,当他们宣布收购同领域的鼻祖公司Segway时,这个动作的的力度之大让同行诧异。

王野讲了Ninebot发展中几个重要的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国际视野。2006 - 07年的时候,公司做了一套舵机的解决方案,主要在中国市场卖;当时韩国的团队也在做类似方案,但王野他们还没有考虑进入海外,因为觉得中国市场足够大了。韩国本土的市场很小,所以韩国人很激进,并开始尝试在全球销售他们的方案。很快韩国的方案得到大量的反馈和好评,不停改进,进入中国市场。王野他们最终从这次竞争中退败下来。

第二个是收购Segway。2014年初,王野、高禄峰他们开始找到Segway寻求合作,并在当年发出收购要约,但Segway其时的实际持有人Roger Brown是拒绝的。Brown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美国并购重组专家。他所看重的条件,第一是资金实力,其次便是能否把Segway的产品发扬壮大。红杉、顺为和小米等几家资方在获知此事后都表示了大力支持,这解决了第一个资金问题;此后Ninebot团队多次赴美展示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最终收购事宜进入正式的谈判流程。

第三个是小米平衡车。王野说假如没有收购带来的400多项专利,假如没有Segway团队十几年个人代步工具的开发经验,还有小米供应链的支持,1999元的价格是做不到的。其核心的难点在于将整个方案成本降低的同事,依然要保持产品足够的安全性。王野直言当下小米平衡车依然是赚不到钱的,但到底到达什么规模能实现盈利已经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粗略的预计在十几万到几十万台之间)。他们又马不停蹄奔往下一个项目去了。

第四个是品牌整合。2016年1月4日,也就是CES开展前两天,NInebot&Segway集团宣布统一品牌,主体品牌使用Segway,Ninebot成为个人交通代步领域和公司在中国地区使用的分支品牌,此后它们出现的方式会是“Segway”或者“Ninebot by Segway”。对于主体品牌使用Segway还是Ninebot,王野说他们毫不犹豫选择前者。Segway成立至今消耗了几亿美金的市场投入,和Ninebot的整合,前者会进入更多的个人消费领域(Segway此前主要是商用)。有更大的市场可做,这个事情让两地的团队都满意。

王野继续说道:在美国人眼里,出生十几年的Segway已经是一个“迟暮”的品牌。所以进入美国,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reload——让它重回聚光灯下。果然在CES大展前夜Intel的keynote上,Intel宣布和Segway以及小米共同启动他们的家庭服务机器人项目——Segway Robot。

而对王野而言,重做Segway Robot也是他们在机器人道路上的重启(reload)。

四、芯片厂商:行业老大哥们的友好

在大大小小的外交语境里,我们越来越多听到国际友人以生涩的“你好”开场;而CES上,芯片厂商则以另一种方式最先表达了对中国公司的友好。

在整个消费电子链条上,芯片厂商同时扮演着庄家和玩家的独有角色:一面它们的举手投足影响着下游所有厂商的生计,另一面上这些公司仰赖前端产品找到高速增长的应用以消耗摩尔定律带来的旺盛性能。而由一批产业链中顶尖的厂商来解读和宣告未来一年消费电子的趋势和支撑其发展的底层技术平台,也许是CES最重要的一层意义。

Intel CEO Brian Krzanich是骑着Ninebot Mini进场开始新一年的keynote演讲,而今年官方试图描述的主题是以Intel处理器、视觉处理技术和MCU计算单元所能构建的科技生活方式。Intel找到了十几家不同领域的代表公司来一起描述未来,中国公司Ninebot和Yuneec成为它在家用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的合作伙伴。

同样,Qualcomm在这届CES的新平台发布会上也有类似的表达,其最新的Soc Snapdragon 820选择国内视频站乐视以及无人机厂商零度智控首发(实际上据我们所知还有一家未公开的虚拟现实设备厂商)。无论Intel还是Qualcomm,这些中国厂商只是其在接洽中合作伙伴的一角,但由他们露面并非偶然。

Qualcomm CEO Steve Mollenkopf在回答雷锋网编辑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明年增长时这样回应:

中国市场增长很快,我们在那里有相当多的制造商与合作伙伴,你们在联网拍摄设备(比如无人机)、机器人和智能家居上有丰富的OEM和制造经验,同时也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仅仅手机领域,很少有一个单一地区能像国内一样同时容纳10家中型以上的手机厂商激烈竞争,同时这些厂商又有强烈的出口野心。买下Segway后的Segway&Ninebot集团应该是全球最大的电动平衡车公司。这届CES上80%的无人机厂商来自国内。

投注中国既意味着丰富的开发团队,最大的本土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有潜力的出口基地。

五、东方夜谭:跑得太快的资本故事

近两年,制造业积累和资本催生出的新创公司并非没有争议。无人机创业公司亿航在这届CES上发布的载人飞行器184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这架被官方描述为“全球首发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的载人飞行器发布后在中英文媒体上褒贬不一,尤其于行业媒体有很大争议。

一位无人机业内人士评价:184在已公布的信息中,无论技术、安全、可行性上都经不起细节的推敲。甚至有人调侃:184就是多旋翼安上座椅带上iPad。但这样大胆的设想在圈内也不乏拥趸,真格基金的一位合伙人就将其与“1903年莱特兄弟的首次试飞”类比,莱特兄弟的飞机在当时同样充满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亿航发布184除了满足官方描述“为人们打造绝对安全飞行体验”的出发点,这样的动作在资本市场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去年8月,亿航宣布完成4200万美金B轮融资,至此这家初创公司在16个月时间完成100倍估值翻番。在前两代无人机没有太多销量的背景下依然赢得资本的加注,团队自然有非一般的“魔力”。

同时,与载人飞行器出奇的概念形成对比,这届无人机展区所在的LVCC南2展馆一共容纳了27家无人机厂商,如果把其他展馆中的行业伙伴也容纳进来,本届无人机厂商数量轻松超过40家,而接近80%来自国内。

一位来自广东地区的无人机厂商评价:国内消费级无人机的竞争已经高度同质化,而市场容量有限,DJI等领先厂商又占去绝大份额,(新晋的厂商)日子并不好过。

而仅仅DJI一家在消费级无人机上的份额超过半数,并且依靠规模效益新晋公司很难在同等价格上做出技术优势,一部分无人机厂商坦言Phantom 3发布后他们就有这样的压力。但同时,一名接近DJI的行业人士告诉我们:即使市场最好的DJI,近年每年的销量增长也只有接近15%。

单纯从展馆来看,无人机的同质化也间接反映了国内在专利保护和认知上的缺失,一部分国内厂商已经开始探索差异化的产品方向,但目前以航拍为主要应用的消费无人机市场增长并没有快过资本的预期。而在国内,资本野心跑赢市场教育和产品开拓的领域也不仅仅是无人机一个。

六、重新上路,技术人的回归

除了制造业,国内的互联网大公司和硅谷科技巨头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一部分国内公司上市、硅谷人才回流和资本跟进,这些技术人得以释放再次投身创业。

据Cassia CEO赵福勇回忆,他上一次来到CES参展还是3年前代表当时供职的美国WiFi技术服务商Aruba。此后他与人合伙在硅谷发起了一家以投资技术公司为主的创投基金,但最终难掩对技术的冲动,并在去年回国开始在远距离蓝牙领域创业。

出门问问李志飞是前Google美国总部机器翻译研究的专家。2012年,他在拿到两家国内资本的天使投资后回国打造中文版的“Google Now”。但巧合的是,当出门问问的产品前后经历在微信、app、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多端的探索后,Google Anrdoid Wear的部门为业务入华找到他们。随后几个月,Google的投资部门介入并很快敲定对公司的C轮注资。

今天出门问问的主要业务包括了智能手表和操作系统及多平台的中文语音搜索技术,CES上他们希望前者能借助Android Wear进入海外市场,同时通过后者为国内的Android Wear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替换国际版的Google Now)。

李志飞评价,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硅谷大牛回国创业,尤其在技术领域,“越来越多行家进来了”。比如在距出门问问公司10分钟步程内,国际知名机器学习专家余凯先是从硅谷回归加入百度,在创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之后,又再度出发要打造“机器人领域的Intel”。

一个月前,余凯告诉我们他的创业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正和玩具、家居和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合作,首先为这3个领域提供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软硬件方案,未来将会以提供架构、算法和软件的方式与上游芯片公司合作服务更多的产品厂商。

前世界之窗浏览器的开发者谢震宇在05年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孙鹏联合开发上线了世窗浏览器的第一全功能版本。这款浏览器此后3 - 4年时间内聚集了千万用户,随后被360收购。14年谢震宇在离开360两年之后,又开始基于Android的大屏幕操作系统的开发。这届CES上,他们与TCL合作了一款大尺寸平板,并希望借此改造大屏设备的体验。

制造、技术和资本是CES上中国人担当最多的角色,在制造成熟、资本成熟的前提下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想要在美国和更大的市场上输出品牌。而品牌打造是一个从产品到文化漫长的输出过程,在未来几年里,也许技术人的脚步会更快。

而在会场之外,随着澳门等亚洲赌场的兴起,昔日来自这些地区的阔绰赌徒们开始选择就近挥霍排遣。每年一月,取代他们的则是精明的电子商人和从业者们。赌场经济的分流,也在近几年中重新刺激拉斯的酒店和餐饮业涨价,于是还未暴富的商人们再次按紧了钱包。

科技角斗场内的成败与博彩业的兴衰遥远,消费电子终究是一场技术人的竞技。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丛林猎手

新智驾频道,专注自动驾驶产业链和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第一线报道,试图理解汽车行业的未来。欢迎加微信foolwdx交流,公众号(Ai-Drive)。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