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在机器人世界大会上,汇集了目前各种领域中有趣的机器人类型,其中较为吸引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目前已经有一些饭店使用的餐饮机器人,另一种就是和互联网更加贴近的算法类机器人。对于前者来说机器人是劳动力,而对于后者来说反而要更像人类一样思考。
餐饮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世界大会上少见的,较为实用并大规模商业化的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相比传统的服务员有什么优点?包括工作时间长,不会闹脾气,除了故障外不会请假,不用包食宿,能吸引客流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买一个餐饮机器人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劳动力,究竟和请服务员哪个比较划算。
当然,机器人送餐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比如智能化程度不够,一次只能送一桌,磁条型的活动路线固定,人机交互的理解能力不够。有可能会故障等等。
在送餐机器人中,哈工大集团的机器人让人印象较为深刻,除了传统的地面送餐机器人,哈工大还展示了酒吧桌台机器人,能够在吧台上为客人递送饮料。(但是体积不小,现在也无法解决会占用桌面空间的问题。)然而总的来说,餐厅中能够见到的餐饮机器人,无论是哈工大、新松、昆山穿山甲和众德,都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价格目前较为昂贵
餐饮机器人代替的是服务员,所以永远逃不开成本的问题。假设一个服务员月薪4000元,一年就要支出48000元。而现在比较便宜的餐饮机器人也要5-8万元,如果是功能再高级一点,带有红外激光导航的就要达到10-15万。如果餐饮机器人不能代替两个服务员的劳动力,一年之内肯定是无法省钱的。这也是餐饮机器目前大规模推广的最大阻力。哈工大集团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送餐机器人因为价格还比较昂贵,所以大规模普及仍然困难重重,像他们接到了一个千台的订单已经是前所未见了。而新松的餐饮机器人只卖出去了几十台。
功能差异不大
在功能上,目前常见的餐饮机器人都大同小异,能够完成的工作也就只有普通的送餐。实际上目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送餐机器人都很少,较为便宜的都只具备基本的语音功能(比如被人挡住只会发出请求避让的声音但不会有进一步的互动)。而在具体细节上,有的餐饮机器人的托盘是固定的,而有的则是只是「托盘」,后者有可能在稳定性上比较差一些。
导航方式分两种
目前餐饮机器人在路线导航功能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地上的磁条进行导航,一种是使用红外激光进行导航。磁条导航的功能的送餐机器人只会根据地上的「轨道」进行导航。在简单的同时也比较便宜。而使用激光导航的送餐机器人价格上就比较贵,单价都要10万以上。当然在活动范围上也比较灵活自由,同时也有更高级的避让系统。
互动机器人
在现场还看到了很多Aldebaran的NAO机器人,这是一个开源算法平台,能够完成很多动作以及理解语音和语义。实际上有相当多的算法在NAO机器人上进行测试,同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些部分替换成更本地化的功能,比如将语音由Novauris的换成科大讯飞。像现场的小i机器人,在情景语义的算法上就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地方。并且已经在银行、金融、海关等多个领域有所斩获。
图灵机器人则是另一个方向,不是具体的算法,而是做了一个机器人平台操作系统Turing OS。从交互、引擎、应用上将机器人的可玩性提高到一个新高度。Turing OS能够识别25种情感,具备26种宏观思维,10140种微观思维。
不过无论是操作系统也好算法也好,都需要相当的大数据积累,小i机器人现场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做算法机器人的团队不少,但实际上能够施展拳脚的地方都在智能客服这一块。同时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在更加细分的领域做优化。而各家的算法由于并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所以很难界定谁的算法比较好。
最后要说的是,机器人如果要商业化,就永远也逃不开成本和劳动力的比较问题。无论是送餐还是当语音克服,目前的服务机器人来说都还显得太稚嫩了一些。我们希望机器人更聪明,但有一天也会希望机器人不要过于聪明。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