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本文作者: 林藠头 | 2014-11-15 14:31 |
从1999年念开始,每年9月,National Novel Writing Month(NaNoWriMo
)对于写作者而言都是一个特别的活动。它有点儿类似比赛,参赛者被要求在9月初开始写一部小说,月底之前结束,篇幅至少5万字。这个活动到今年是第15届,参与活动的人数从最初的21人发展到了今天的20万人(2010年的数据)。
去年开始,一个叫Darius Kazemi的网络创作者模仿NaNoWriMo,发起了一个叫National Novel Generation Month(NaNoGenMo)的活动,关键字由“写作”改成“生产”,参赛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创作主体不再是人,而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
比如这本《我有一只宠物鳄》就是由代码产生的一本小说,那个程序员从早上10点开始写代码,到当天午夜,程序就交出了一本几十万字的小说。
小说的可读性没办法保证,也没有人真正关心。只需要赋予程序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素材来源,它就会自己开始“创作”。
去年的NaNoGenMo,有很多人的原始素材是来自记者的报道、推特、科幻小说或者简奥斯汀,最后呈现的结果,比如两个室友关于打扫卫生的话题争执了5万字篇幅,另外一个看起来像一年级的入门读物。当然,虽然没人指望有机器版的莎士比亚或者海明威,但其实偶尔还有一些可读的内容出现。比如发起人Kazemi自己的作品是这样开头的:
“Philomena、 Dita、Vivianna、Darby, Kiah和 Gale悲哀地发现他们各自被自己不负责任的妈妈齐刷刷地冷落在派对现场。”
还是言之有物的。
文学可不是Kazemi追求的东西,他期待的是一种令人震惊的“外来文明”,“机器写给机器看的东西。”
事实上,让机器写作并不是新鲜事,已经有很多一线的传媒都开始采用机器写作了。去年某个凌晨洛杉矶地震,第一条消息就是洛杉矶时报的软件发出的;与此同时,有超过20家主流媒体都采用了Narrative Science公司推出的一款可以代替人工撰写报道的同名软件。
机器写作高度程式化,局限性很大,多见于体育、财经、天气报告等等重数据或图表超过主观评论的新闻领域。系统提供几个版本的写作范式,机器会套用一些数据和语法格式,然后成文,乍一读真的很像人写的。
Narrative Science的创始人Kristian Hammond预言2017年机器可以写出能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报道,到2030年,90%的新闻会出自机器。
他说的可能没错,但目前的软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太多。比起1952年写出动人情书的机器Ferranti Mark 1,现行的类似软件并没有太多实质的进步。
目前,Google、IBM等公司都在自然语义分析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者的“华生”(Watson),那台超级电脑,已经可以“听懂”一些平时的英语,并能和人类进行简单的“对话”。你给它一个信息输入,它会输出一个信息,而输出什么,是由它自主(按照既定的规则)判断的。
未来的新闻可能就会像“华生”一样,当机器获得了一个信息之后,就会根据语境输出一些内容。
另一个问题是,机器能创作出文艺作品吗?有人做过实验,把一些原本平实的文章,按照某一些规则换掉语句的顺序、砍掉一些内容之后可以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好比一个游戏,如果你把一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分门别类放在留个不同的盒子里,然后任意从中抽取一个组合成一个句子,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滑稽,也有可能是很有诗意的。这个游戏很容易写成程序,机器一点儿也不难理解。
但这种文艺太随机,也不是自然语义分析的最终使命,所以大可不必在这上面多费心思。最可能的情况,机器不会取代文学创作者的工作,而是会像放大器之于吉他手、陶艺转盘之于雕塑家一样,机器会成为人类创作的协作工具。
Kazemi看来,无论是严谨的新闻写作还是文艺创作,这都不是我们期待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东西。他期待有一天机器能脱离人类的语法设定,写出一些属于机器自己的,对人类而言是“外来”的东西。
文章编译自SingularityHub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