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张驰 | 2014-08-26 16:51 |
本周一,Facebook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将通过新算法对诱骗点击标题(click-baiting headline)进行处理。诱骗点击可以理解为“标题党”,指标题提示会有很多信息,但正文内容却低于预期。Facebook还公告中说明了自己算法的基本原理,让其工作过程看起来更加透明。尽管如此,Facebook仍然是个黑盒子,没人知道它显示或隐藏相关内容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Facebook对诱骗点击的认定基于两个因素。一是用户在点击某一链接后,在内容页花费的时间。如果用户在页面停留时间长,则说明内容有价值,而打开链接后又马上返回Facebook,那说明是标题党。二是点击数与分享数的比率,如果点击量很高,而分享数很少,就说明内容缺乏价值。
从公告中的描述来看,Facebook打击的是标题,而不是内容,即标题与内容的出入很大,用户看标题可能会感兴趣,但点进去后会立马关掉。有些相同的内容只要作者换个吸引人的标题,总会获得很大的点击率。
一个问题是,Facebook自己是否应该对它正在处理的问题负责。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无疑是许多网站导入流量的最佳入口。为了能吸引到更多访问,现在网络上的内容很少不是标题党。Facebook可谓是树大招风。
对用户和网站来说,Facebook的算法与Google相似,其工作机制完全不为外人所了解。Google排名算法的细微改变就会让很多网站的流量突然下跌,Facebook时不时重点显示一些内容,限制另外一些内容,也会造成较大的流量落差。
对用户来说,Facebook关于内容显示的理由也并不清晰,而在本次公告中给出的解释也十分牵强,而且引发的问题可能比解决的还多。Facebook表示其算法改变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最有趣最相关的内容,剔除掉他们不想看到的垃圾信息”。但一个人可能会认为是标题党,而另一个会认为是很好的内容。事实上,当相关内容出现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标题党,但就是忍不住去点,而且有时候用户还会认为这就是趣味所在。
另一方面,就像新闻出版由编辑选择什么内容重要,什么不重要一样,Facebook也会依据自己的标准对内容进行筛选。不过这一标准外人无法知道,只能通过外部信息进行推断。这是好是坏,还需要用户评判,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网站上的一些内容是Facebook想让用户看到的,而不是用户想看到的。就像上次拿用户做情绪实验一样,一切都不是用户所能控制的。
via gigaom
相关文章: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